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阅读“列宁岩”

日期:2021-05-27 16:45:14 来源:隆林融媒体中心 作者: 张芯富 点击:0

中学时代,我曾读过《红七军》这本书,看过连环画《三打东兰》,因此对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的右江红色革命基地特别是东兰农民运动有深刻印象。

2021年5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河池市东南县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还在车上,就远远看见拉甲山半山腰的巨大岩洞上,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十一个鲜红遒劲大字,镌刻在一个巨大岩洞的洞口上方,分外耀眼夺目。下车后,我们还遇到了来自南宁、江西、广东的党史教育学习团队,他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兴致勃勃在倾听韦拔群的故事,我被讲解员出神入化的讲解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凑过去分享。

讲解员说:“列宁岩原本不叫列宁岩,叫北帝岩。传说北帝神曾现身该洞,善男信女便在此造神像供奉,故而得名北帝岩。1922年3月,韦拔群等人在此组织革命同盟,发布了《告同胞文告》。1925年,韦拔群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回来以后,在此举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来自右江地区的东兰、凤山、百色等10多个县的276名学员到这里学习。学员毕业后奔赴右江各地,燃起了革命烈火,使得广西右江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为后来的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神贯注的我,回过神来快步跟上队伍,沿着石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头垒成的拱形门,门的左右两边是一幅用韦拔群原话制成的对联:“要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走出去”。有同事幽默地说:“看来我们都是要革命的”。  

跨步进门,仰望洞顶,有同事说,平整的洞顶与北京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天花板极为相似。设在洞内大厅的讲习所课堂,课桌由竹片拼制而成,桌椅上摆放着竹筒制成的油灯,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燎原之火。最里面是讲习所的食堂.讲台后面是韦拔群等教员的宿舍,宿舍壁上的标语非常显眼:“快乐事业,莫如革命”、“团结、互助、奋斗、牺牲”;“地主豪绅把劳动群众当作盘中餐,劳动群众把地主豪绅当作枪口靶”等。从这些标语和对联看出,穷人要翻身解放,不是靠供奉神庙就能得到的,而是跟共产党走,起来闹革命。

当年的岩洞如今仍宽敞明亮,洞内地势平坦,比较干爽,可容纳数千人,是理想的天然会议厅。据说洞的深处有一处清泉,有一条长300余米的隧道直通山后,从军事角度看,此地进能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很重要。

史料显示,1929年12月,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苏区,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930年10月,红七军集中在广西河池整编,把原来的3个纵队改编为3个师,韦拔群任第21师师长。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于广西东兰赏茶洞,时年38岁,韦拔群一家共有17人为革命作出牺牲。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对韦拔群同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非常怀念韦拔群烈士,他几乎每次见到广西人,都要深切地谈起韦拔群,毛主席称赞韦拔群“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周恩来总理赞扬“壮族出了个韦拔群,他是人民英雄,中华民族的好儿女”;邓小平曾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不愧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1962年6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列宁岩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为“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77年,自治区拨款修缮,依照原貌进行修复,并办陈列橱窗。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年大庆之际,叶剑英元帅题写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95年12月,列宁岩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国务院、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国家收录为红色经典AAAA级旅游景区名录。

如今,作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宁岩依然有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无数热血青年和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源源不断地前来拜谒观瞻。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在背景下,各地的党员们纷纷慕名来到列宁岩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个沧桑古洞,在细细品味这部不朽的革命史书中,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