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党与人民的连心桥

日期:2019-06-12 18:01:40 来源:广西隆林网 作者:黄青山 点击:0
        院子,一个美丽的名字。2016年参加精准扶贫工作,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它是一个寨子,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忠义村院子屯。寨子居高临下,四周是山,下面是奔腾向前的红水河。河的那边,便是贵州省的册亨地界了。院子的大多数人家也是贵州搬过来的。我的东道主,也就是我的帮扶对象胡永江父亲胡叔这么说,是一次大的洪水把他们的家园淹没了,一无所有,就搬迁到广西这边来了,并定居下来,已经有好几代了。他们一家六口人,胡永江是他的小儿子,长年在外务工,妻子也是外地的,两个儿女也跟随他们学习生活。只有两个老人,胡永江的父亲母亲留守家园。我到院子的时候,胡叔69岁,胡叔的妻子王阿姨70岁。令我感到兴趣的是,我发现胡永江也小他老婆一岁。汉族地区不是流传“女大一,不是妻”吗?可他们照样娶比自己大一岁的女人,且生活得好好的,他们都是汉族啊!胡叔和王阿姨虽年近古稀,但身体硬朗,人很勤快,从不闲着,什么重活轻活样样都干。第一次入户,与他们谈发展产业的时候,胡叔说得很爽快。什么产业呀,农村人也只能种啊养啊,有政府帮扶,有你们来指导,我是想多养一些猪,这是“短平快项目”,容易见钱。粮食呢,不成问题!当年,他们家就饲养了2头小黄牛(后来发展到3头,已卖掉1头),6头小猪,1头母猪,还有一些鸡鹅。还在山上能种上的都种了玉米和金银花。他们俩老早出晚归,当年就获得丰收。应了这句老话:“勤不富也饱,懒不饿也穷。”2016年,胡叔家就迈进了脱贫致富的行列,把贫困帽彻底摘掉了。他养殖的六头肉猪,个个膘肥体壮,全都二三百斤以上,全部出栏;母猪也争气,生了12个猪仔,个个成活,卖个好价钱。除了养猪用的粮食之外,他还卖了4000多斤苞谷,收入不菲;山上的金银花也丰收,虽然当年价格不好,但还是卖了8000多块钱!勤劳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俩老笑呵呵的。我从心底里对这两个老人由衷的敬佩!
       寒来暑往,从2016年到2018年,我到院子扶贫已经三年了。每次到他家,我基本上都买一些礼物,比如一些水果、面条、大米送给这两位老人,表示慰问。他儿子胡永江长年在福建务工,只有过年才回家,因此,他们俩老很愿意我留下来同他们唠唠嗑。但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工作纪律,平时我都是来去匆匆,从不在他家吃饭。有一次,当两位老人知道我要去他家,他们早早起来,烧腊肉,煮饭菜,端上自酿的米酒等我。那天,我破例喝了一碗米酒,和胡叔叔促膝谈心。胡叔叔说:“共产党真好呀,以前国民党有谁关心你的死活?我们逃难来的人知道的。现在政府派你们来谋发展,问寒问暖,我们不干也对不住你们啊!谢谢你们,谢谢政府!”
       我为胡叔叔这句话感动。是啊,虽然我们帮扶干部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我们就是党与人民的连心桥啊!
       责任心
       车拐弯抹角,来到一个坡上,前面豁然开朗起来,这便是天生桥镇九龙村下社楼寨子了。这是出过副处级干部的寨子,我怀着几多期许。寨子建在半山腰上,房子层层叠叠,犹如梯田,对面是绵延的泥山,也有一个寨子镶嵌其中,两山之间是望不到底的深谷。都说壮族寨子在平地在水边,也不一定啊,下社楼既无平地可言,也没有河流经过,想必,下社楼的“楼”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下社楼环境卫生比较差,寨子里好多人都患有慢性传染病。我的两个帮扶对象都是“病秧子”,其中之一是老王,他是肾衰竭,常年需要血透,他的儿子也患有肾病,几乎病死在广东,是被人用担架抬回寨子的;另一个小王是慢性传染病,已丧失劳动能力。面对这两个帮扶对象,我深感担子重。同行的同事说:“黄哥,我们要不要带口罩呀?”我瞪了他一眼,说:“带口罩群众还跟我们说话么?工作时注意点就是!”这件事一直挂在我心上,要脱贫,首先得治病吧?我不但在帮扶手册上向上级反映了这件事,还在下村时见到天生桥镇干部也反映情况。有一次我对天生桥镇一位下队女干部说起了这事,她倒用不高兴的口气反问我:我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他们患有传染病?我没跟她计较,只是说“我帮扶对象就是一个呀!据我所知,这寨子已经有六个人患有这种病了!你们要跟领导反映一下。”或许是我们的反映起了作用,或许是天生桥镇政府也注意到了此事,总之,现在,他们已经派镇医院的医生挂点在那里了。
       我们平时说的事业心、责任感,在落实到实际工作上我们做好了没有?作为帮扶人,我是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也是努力践行的。2018年8月28日,我刚从扶贫点下社楼回来,可是9月4日,办公室又说,要申报扶贫户产业补助费,原来有些照片不合了,必须在这两天内拍照完成申报。办公室小杨说,黄叔,我知道你年纪大了,又有高血压,跑来跑去真对不住你,要不打个电话给驻村工作队员让他们拍照传过来?我知道工作队员驻地村部离下社楼不算近,去一趟也不容易;再说,他们有他们的工作,自己的工作怎么能让他们代劳呢?倘若错过了申报时间,贫困户应该得的政府补助就没有了,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我二话没说,自己去办。没有车怎么办?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还是找朋友帮忙吧,我电话给朋友,说明了情况,朋友克服他家小孩没人看的困难,还是帮我出车了。有人说,你下队一天还得80元的差费嘛!其实不然,我这是“私自”下乡,没有派车单,没有单位领导签字,是不能报销的。但我挺乐意,因为我知道,我的生活要比贫困户好一些。这就是责任心吧?责任重于山,有时金钱是无法衡量一切的。
       扶贫路上,风雨无阻。我的帮扶对象小王家也有了一点进步。让我们打开他家2017年的帮扶手册看看吧。2016年,小王家的平均纯收入是1594.60元,到了2017年,他家的人均纯收入是3180元,增加收入1585.40元。这一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还起了一栋150平方米二层楼房。一年更比一年好。跨入2018年,小王家也迈向预脱贫户的行列了。他的大女儿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到隆林职业学校读书了!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
        满意度
        下社楼的老王一家三口,即老王、他妻子王乜府、他小儿子王阿串。住房面积40平方米,全家耕地2.6亩,其中水田0.6亩。林地面积18亩,种了3000株杉木。另养殖一匹骡子,一群羊(6只),一两头猪,一些鸡鸭(10多只)。本来,按照现状,他们家的生活还过得去。但因为老王肾衰竭,常年需要血透,要花好多钱,王乜府也经常腰痛,干不了重活,生活就每况愈下了。和小王一样,他家也是因病致贫,都是享受低保贫困户。入户帮扶的时候,我曾跟他谈可以多发展一些山羊,这里山林丰富,草木茂盛,管理容易一些。后来,山羊发展到11~12只,也陆续出栏了。可是老王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原来只是做了血透就回家,能帮上家里一点忙,到后来只能住院了。久不久回家,也只是要些生活必需品。后来,因为治病,那匹骡子也卖了。2018年2月9日,老王因病过世。
       常来常往,我和他们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每次入户,我都带上一些面条、鸡蛋、食用油过去,有时工作到下午一两点钟,他们要煮饭给我吃,但我实在于心不忍,都谢绝了。
       2017年秋收的时节,新谷子上场,王乜府一定要送给我一些新米去尝鲜,我拒绝了。但她又变着法子拿出两三斤黄豆,硬塞到我的工作袋里,说:“这又不重,小黄豆,好吃的,自己种,又不花什么钱。你拿去,送酒也好啊!”“你们常年累月,为了我们跑来跑去,一餐饭也没吃,一口水也没喝。是我们对不起你们。这点黄豆你一定带上!”我无法拒绝,这是一片心啊!
       事后,我想想,几斤黄豆虽不值多少钱,但它代表帮扶户一片心意,是情谊,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不是常常说群众的满意度吗?或许,这几斤黄豆就是他们的满意度。黄豆早已下肚了,但它时刻提醒着我,我们唯有好好努力工作,让他们早日脱贫,方能对得起他们。
(编审:梁万德)
下一篇:五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