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伟领村:“舌尖微课堂”巧解野生菌食用“安全结”
当前,正值野生菌生长旺季,误采误食中毒风险高。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隆或镇伟领村以“巧”字破题,倾力打造“舌尖微课堂”宣传模式,线上线下精准发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线上“微课堂”让知识“活”在指尖
“您发图片中的野生菌不可食用,请大家注意辨识,切勿采食。”在伟领村的微信群内,村医王芬丽正对村民上传的野生菌图片进行专业鉴别并详细解答。
针对传统宣传方式覆盖面窄、针对性弱、效果欠佳等问题,伟领村创新思路,将野生菌安全知识碎片化、场景化。通过建立11个“野生菌安全科普群”,邀请镇卫生院医生、农技员等专业人员24小时在线值守。村民在田间地头、山林中发现可疑菌类,只需拍照上传,即可获得即时专业反馈。此外,微信群定期推送高清菌类图谱与风险提示、转载“毒菌警示”系列短视频、转发各地误食毒菌的真实案例,不断提升村民的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线下“微课堂”让服务“走”进农户
农家院坝里,村民围坐一圈,驻村第一书记手持野生菌图谱,耐心讲解:“红伞白杆的菌类有毒!这种灰花纹的菌也极其危险,误食可能短时间内致命……”这是伟领村今夏的第六场“线下舌尖微课堂”。如今,这样的场景在伟领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已渐成常态。
为确保不遗漏不熟悉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群体,伟领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化身“流动宣传员”,主动走村入户,采取一对一、一对多、面对面等形式,将野生菌的危害、识别方法、常见误区、中毒症状及急救自救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引导大家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销售、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同时,在村口设置大喇叭,用方言循环播放通俗易懂的顺口溜,科普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切实提升村民的防范意识。
安全知识“融”入日常见成效
“山珍味虽鲜,性命价更高。野生菌种类繁多,我们一定要学会辨别,多请教专业人员,多学习知识,绝不能随意采摘食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村民卢大爷在参加“舌尖微课堂”后深有感触地对工作人员说道。
从线上到线下,从指尖到院落,伟领村的“舌尖微课堂”以其灵活、精准、持续的特点,如春风化雨般将野生菌安全知识浸润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如今,“随手拍、即时问”已成为村民的习惯,“不乱采、不乱吃”成为村民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舌尖微课堂”有效推动了安全意识的入脑入心,不仅牢牢守护了村民“舌尖上的安全”,也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智慧与温度,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