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健康隆林】四季养生之道:中医节气调理全指南

日期:2025-07-16 08:20:19 来源:广西隆林网 作者: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点击:0

四季养生之道:

中医节气调理全指南


顺应天时,调和阴阳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的指南,更是养生的重要节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的养生重点各不相同。顺应节气变化,调整饮食起居,才能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的健康状态。

图片1

中医药材

春生:疏肝解郁,升发阳气

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养生核心:

春季属木,对应肝脏,养生重在「疏肝理气、助阳升发」。此时万物萌动,人体气血从冬藏转为春生,需避免肝气郁结。

食疗建议: 

韭菜炒核桃:温补肝肾,助阳气升发。

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缓解春困。

荠菜粥:疏肝健脾,适合清明前后食用。

穴位按摩: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每日按压3分钟,缓解肝郁气滞。

风池穴(后颈发际两侧):拇指揉按,防春寒头痛。

生活贴士:

晨起梳头100下,疏通头部经络;避免熬夜,夜卧早起。


夏长:祛湿养心,清热解暑

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养生核心:

夏季属火,对应心脏,暑湿盛行,需「清心火、健脾胃、祛湿邪」,忌贪凉伤阳。

食疗建议:

绿豆薏米粥: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荷叶冬瓜汤:小暑时节饮用,防暑降温。

酸梅汤(乌梅、山楂、甘草):生津止渴,适合大暑。

穴位按摩: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按揉5分钟,缓解胸闷心烦。

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艾灸10分钟,健脾祛湿。

生活贴士:

午时(11-13点)小憩养心;出汗后及时补充淡盐水。

图片51

中式古法熬制酸梅汤

秋收:润肺防燥,滋阴敛阳

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养生核心:

秋季属金,对应肺脏,「燥邪当令」,需润肺生津、收敛阳气,为冬藏做准备。

食疗建议:

雪梨银耳羹:白露后食用,滋阴润肺。

山药百合粥:秋分时节平补脾胃。

蜂蜜柚子茶:霜降前后润燥通便。

穴位按摩:

列缺穴(腕横纹上1.5寸):缓解秋燥咳嗽。

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睡前搓热,引火归元。

生活贴士:

晨起喝温水200ml润肠;避免过度运动耗气。


冬藏:补肾温阳,固本培元

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养生核心:

冬季属水,对应肾脏,养生重在「藏精补肾、防寒护阳」,宜静养少耗。

食疗建议:

当归生姜羊肉汤(冬至食用):温补气血。

黑芝麻糊:小雪后常食,补肾乌发。

桂圆红枣茶:大寒时节暖身养心。

穴位按摩:

关元穴(脐下3寸):艾灸15分钟,补元气。

肾俞穴(第2腰椎旁开1.5寸):手掌搓热后摩擦,壮腰膝。

生活贴士:

早睡晚起,待日出后活动;冬季泡脚(加艾叶、花椒)驱寒。


图片3

中药三宝:黄芪、党参、当归

养生即养时,天人合一

中医养生智慧的精髓在于“顺应自然”。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如同大自然的呼吸节奏,人体若能与之和谐共舞,便能气血通畅,百病不生。无论是春季疏肝、夏季祛湿,还是秋季润肺、冬季补肾,核心都在于“因时制宜”。掌握节气养生之道,不仅能调理体质,更能延年益寿,让健康与自然同步生长。


图片4

艾灸文化调理


看完这些

你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养生了吗?

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

对身体有好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