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隆林:黑木耳助力群众端稳“致富碗”
连日来,正是黑木耳采收旺季,在者保乡中棒村黑木耳种植基地,整齐排列的菌棒上,或黑色、或褐色的黑木耳,从菌棒中破孔而出。村民们穿梭其间,拿起菌棒,熟练地把一朵朵肥嫩的黑木耳采摘下来。刚刚采摘下来的黑木耳经称重记录后,装车运送到晾晒棚里,摊铺在晾晒床上,进行晾干,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过去农闲没活干,现在家门口有了木耳种植基地,全年有活儿干,上班离家近,不仅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天还能赚一百多元。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罗乜伦拿起一朵黑木耳高兴地说。
像罗乜伦一样,如今中棒村很多村民因黑木耳产业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木耳虽小,却能让村民致富,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村民更能端稳致富增收的饭碗,过上了好日子。
据介绍,中棒村土质肥厚,水源丰富且水质较好,日常多种水稻。近年来,该村立足资源禀赋,把发展黑木耳等农特产业作为强村之本,木耳强势“出圈”,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村以“黑木耳+稻田”和“黑木耳+桑葚果园”的轮作和套种发展模式,利用冬季稻田空闲期和冬季桑葚果园落叶期,在稻田和果园里摆铺黑木耳菌棒,利用丰富清澈无污染的山泉水喷淋,到次年的2-3月份,黑木耳菌棒采收期结束后,菌棒直接留在稻田和桑葚果园里作有机肥料,节约了一笔肥料费,为生态高山米和桑葚果(叶)提供良好的有机肥料。
“每亩稻田和桑葚果园可摆铺8000—10000个黑木耳菌棒,按当前市场价格,收成后每棒可有1—1.5元的利润。今年预计将采收干黑木耳约1.5万斤,按每斤25元保底价算,可实现产值37.5万元。”者保乡中棒村党支部书记常毅权介绍。
“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中棒村发展种植黑木耳产业是隆林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中棒村黑木耳产业的影响下,全县各乡镇迅速掀起黑木耳产业种植热潮,目前已辐射带动6个乡镇8个村的村集体经济、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农户、脱贫户等种植,2023年全县种植黑木耳55万棒,预计产值660万元,带动劳动力务工321人次。
编辑: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