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平班镇扁牙村:党建引领绘就"五美"乡村新画卷
扁牙村全貌
芒果大丰收
平班镇聚居着壮、汉、苗三大民族,下辖17个行政村,涵盖197个自然屯,拥有8069户家庭,总人口3.4万人。近年来,平班镇党委通过支部“领航”坚持党建引领全镇乡村发展,下辖各村社会经济、民族文化、治理水平及村容村貌等不断提升。政府驻地扁牙村更是先后荣获广西“千村万户文化惠民工程”壮剧文艺村、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自治县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如今,扁牙村和美乡村新风貌不断显现,逐步绘就了乡村振兴"五美"乡村新画卷。
产业美: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扁牙村地处新州河、马雄河畔,委乐至革步高速、平班二级公路穿境而过,13个自然屯入屯道路全硬化,交通优势显著。扁牙村依托河谷地带平缓地势、温润气候及水资源禀赋,创新"支部领航+党员示范+产业矩阵"发展模式,构建"两黄两黑一绿一油"立体农业格局。种植西贡粉蕉1500亩、芒果1000亩("两黄"),黑皮果蔗500亩套种蔬菜500亩、板栗2345亩("两黑"),应季蔬菜("一绿")与油茶1697亩("一油"),这些产业错季互补,形成四季有收的产业矩阵。2024年,还引入"粤招工"站所进驻,使得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大关。
环境美:扮靓宜居家园底色
针对农村"脏乱差"顽疾,扁牙村构建"党支部+党员+社干+公益性岗位+农户"五位一体整治队伍,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片区网格员每月深入村屯,细致检查,清理污沟、规整柴垛,确保垃圾定期清运,同时推动田园升级改造。2025年,累计清理道路及污沟6公里,清运垃圾30余次,彻底扭转污水横流、乱堆乱放旧貌。如今,村屯面貌焕然一新,整洁有序,绿化与亮化工程同步实施,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的生活舒适度也随之大幅提高。
文化美:传承非遗赋能精神振兴
作为隆林壮族"八音"与"北路壮剧"非遗传承基地,扁牙村守护着4支八音队(40人)、3个壮剧团(100余人)、3支山歌队(36人),其中党员12人带头传承。村党总支以"三月三""九月九"为契机,组织非遗展演与竞赛,鼓励创作《听党话·感党恩》等现代壮剧,推动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融合。如今,扁牙村通过"支部搭台、党员领唱、群众参与",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本土文化成为凝聚乡愁、提振士气的精神纽带。
治理美:构建和谐善治新格局
和谐稳定是社会治理的关键。为此,扁牙村通过建立网格化“一约四会一比”(即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理事会道德评议理事会、积分制评比)治理模式,大力推进乡村治理。配合上级党委、政府协调解决委乐至革步高速公路(一二期)征用地工作及纠纷调解,确保一期工程顺利按期建成通车、二期顺利开工。同时,充分利用“党员+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到矛盾隐患“早排查、早防范、早化解”,形成以制度推进社会治理工作规范化运行,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同时,还积极探索运用“积分制”开展先进评比,大力营造“比学赶超”良好和谐氛围。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扁牙全村无重大命案、重大矛盾纠纷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满意度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乡村美:打造宜居宜业新图景
紧扣"五化"工程(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村容美化、夜晚亮化、排污暗化),扁牙村整合乡贤及社会资源,完成13个屯基础设施升级:道路硬化全覆盖,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卫生改厕、河渠清淤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如今村落屋舍整齐、绿树成荫,夜晚灯火通明,一幅"生态美、生活富、乡风淳"的和美画卷徐徐展开。
平班镇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绿水青山"为笔,在环境保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中深耕细作,推动各村夯实"五美"根基,让乡村既有"面子"更具"里子",不断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