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党建引领产业兴 烟稻油茶富乡邻——记弄昔村驻村第一书记安应军的乡村振兴实践

日期:2025-05-06 17:22:06 来源:隆林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文东 点击:0

第一书记带领群众采摘油茶果

安应军带领群众采摘油茶果

弄昔村稻谷丰收弄昔村稻谷丰收


孟夏时节,介廷乡弄昔村的田野上秧苗拔节,山间油茶树新叶滴翠,连片烟田里移栽后的烟苗整齐列队,村民们穿梭其间施肥培土、防治病虫害。这个昔日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安应军的带领下,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烟稻轮作+油茶产业”双轮驱动模式,连续两年获评百色市“产业兴旺红旗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余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弄昔样板”。    

党建领航:从“薄弱村”到“示范村”的蜕变

2023年,安应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接过了乡村振兴“接力棒”,与村“两委”深入调研,提出“党建强基、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通过“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源,盘活60余亩油茶林和105余亩农田,打造烟稻轮作示范基地和油茶全产业链,推动集体经济收入从2023年的10.6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50万余元。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安应军组建了由村“两委”成员、党员和脱贫户组成的管理专班,全程参与育苗、烘烤、加工等环节。“安书记带着我们一起干,去年,我在烟稻基地务工赚了5万块钱,同时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何亚少笑着感慨道。

烟稻轮作:“一地双收”跑出致富加速度

“烟叶是‘金叶子’,水稻是‘米袋子’,一块地两份收入!”在弄昔村烟稻轮作基地里,安应军指着金黄的稻田介绍说。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推行“烟叶—晚稻”轮作模式,2025年种植烤烟100亩,预计烘烤烟叶30窑,销售收入达30万余元;烟叶采收后抢种粮发香丝优晚稻,亩产900斤,为村集体再增收9万元,带动12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30万元。  

这一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通过烟秆还田、轮作休耕改善土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烟稻轮作让农田“二次生金”,亩均产值超正常种植一种作物高一翻,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油茶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弄昔村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但过去因加工滞后、销路不畅,产业附加值低。2024年,安应军争取到自治区专项帮扶资金70万元,隆林弄昔肆零捌山茶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标准化榨油厂,打造“牧溪谷”天然山茶油品牌。公司采取“村集体控股+村民参股”模式,年可加工茶油5.5万斤,产值达22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油茶3.1万亩。  

此外,安应军联合周边7个村推行“委托加工”模式,由弄昔村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各村集中原料加工,统一品牌销售。2024年,这一模式已吸纳400余户农户参与,预计2025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形成“一村带多村、多村成产业”的协同发展格局。

未来蓝图:打造乡村振兴“弄昔模式”

站在新起点,安应军谋划着打造乡村振兴“弄昔模式”的长远蓝图。通过引入无人机植保、烤烟滴灌种植技术、智能烘烤设备,提升烟稻轮作机械化水平,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同时通过电商直播拓展“牧溪谷”山茶油市场,力争年销售额突破30万元,实现品牌升级;同时,将开发油茶观光园、农耕体验基地,推动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没有终点,我们要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金,让每一位村民都展颜!”安应军第一书记话语铿锵有力。如今的弄昔村,烟稻金黄、油茶飘香,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