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智能配网线路投运 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
电力工人对辖区线路及台区更换避雷器
10千伏金平线完成建设验收合格后,供电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接火送电
近日,南方电网广西百色隆林供电局德峨供电所实现历史性突破,智能配网线路35千伏猪场站10千伏金平线49至62号杆新建线路成功投运,该段配网线路的投运将进一步加强35千伏猪场站、35千伏德峨站两个变电站合环转供电操作效率。标志着辖区电网智能化水平迈入新阶段,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环转供构建“自愈型”智能电网。本次改造通过智能化升级,使10千伏金平线、德府线、保上线具备合环转供能力。相较传统电网故障需数小时抢修的局限,系统可在2分钟内自动隔离故障并切换供电路径,将停电影响缩小至最低范围,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8%。
电力引擎驱动特色经济转型升级。该工程覆盖的猪场乡、德峨镇,是隆林特色农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稳定电力供应直接带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新能源三大产业升级,实现电气化灌溉桑蚕、烟叶、高山茶种植,为杜鹃花景区提供全年无间断电力保障,开辟了斗烘坡映山岭风电与村级光伏形成“风光互补”格局。其中,德峨镇的德峨、金平村400余户村民通过屋顶光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均增收突破3000元,配网柔性调控技术更彻底解决了末端电压波动问题。
构建“零碳村镇”新型电力系统。本次工程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形成三大示范效应。全网自愈覆盖率100%,故障隔离时间进入“分钟级” ,环网供电能力提升300%,满足未来5年负荷增长需求,“源网荷储”协同架构为分布式能源接入奠定基础。预计到2026年,该区域分布式光伏渗透率将达35%,助力打造“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零碳示范镇。
涉电安全隐患得消缺,电力先行激活少数民族振兴新动能。10千伏金平线新廊道的成功投运,既解决了10千伏金平线廊道涉及的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使得该线路能够安全可靠运行,有效保障辖区客户的安全可靠用电。同时,破解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供电“最后一公里”难题,并探索出“智能电网+特色产业+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式。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