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考10天记录到鸟类135种3754只
自2024年12月9日启动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以来,由广西林业设计院技术团队与金钟山保护区科研科技术员组成的野外调查小组于2025年3月14日至3月24日期间完成了首期春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工作。
期间,调查团队严格遵循《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规程(试行)》《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等技术规程,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利用长焦相机、双筒望远镜及录音设备,每日在晨昏两个鸟类活动高峰时段(07:00-09:00、16:00-18:00)开展调查。通过两步路户外助手APP记录每次的调查轨迹,同步记录鸟类的名称、经纬度、种群数量、栖息地类型、受威胁因素等信息。
据统计,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32科135种,总个体数3754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1种,包括普通鵟、蛇雕、黑鸢、白鹇、银耳相思鸟等。同步,还记录到两栖类2种,爬行类2种、兽类4种。
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该保护区春季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格局。下一步,该保护区科研科技术员将进行红外相机安装工作,用来监测隐蔽性强的鸟类,特别是针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进行重点监测。
编辑:黄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