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隆或镇:议事亭里惠民生
“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很不方便。”“污水乱排乱放问题也该治理一下了!”“我看到电视上播出其它地方搞微菜园、微花园的改造活动,效果可美的嘞!”……
在隆或镇八峰村的议事亭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旁边的村干部奋笔疾书,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每一条问题以及意见建议。
“我们村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纳,逐个分析研究,建立整改清单。所有事项再次通过村民的共同决策后,问题逐条逐项整改销号。”八峰村党支部书记黄骦说,为了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题问题,八峰村向县直有关部门提交了路灯建设申请,组织两次专题汇报并邀请县直部门技术员现场踏勘村道。经反复沟通、多方协调,最终争取到太阳能路灯290盏,实现12个屯全覆盖,惠及群众1770余人。针对污水乱排乱放问题,通过“四议两公开”机制,充分运用村集体经济资金收入分配福利金1.3万元和粤桂协作资金5万元,结合“党员+群众”义务施工的模式,组织40余人次无偿铺设管网,完成八峰一、二队及那桑、凉风坳屯等4个屯的污水设施建设共计1.2公里,惠及群众380余名。
在八峰村,由一排石椅、两张石桌、八条石凳组成的村民议事亭,成了村民每天茶余饭后的“集合地”。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从环境卫生的宣传到整治、从邻里矛盾的排查到化解、从桑蚕产业的发动到实施……议事亭里,村民们学政策、聊家常、找差距、谋发展。
针对村里人手少、逐户走访收集群众意见难度大、传统会议室氛围严肃等问题,八峰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实施“千万工程”示范创建为契机,创新设立“村民议事亭”,并将其打造为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重要平台。
“这个议事亭,见证了村民们一个个‘心愿’接连变成了现实的全过程,道路畅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喽!”村民龚大爷提起议事亭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时,满脸自豪。
在议事亭的推动下,八峰村党支部牵头发力,一个个意见建议从“纸上”落到了“地上”。截至目前,八峰村已完成硬化入户路26条;建成蚕房25座,总规模达到467亩;完成微菜园、微花园改造;打造7处文化墙;实现村内太阳能路灯安装全覆盖;完成3个屯的污水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这个小小的议事亭里,一件件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群众满意了,党群距离拉近了,矛盾纠纷减少了,和美乡村的底色越来越足了。”八峰村党支部书记黄骦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议事亭已成为集宣传思想、议事协商和纠纷调解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阵地,推动八峰村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八峰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四星级党支部”、百色市“生活富裕红旗村”“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