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隆林:“五个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日期:2025-01-17 21:31:24 来源:广西隆林网 作者:莫雅雯 点击:0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和美乡村”为抓手,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绘就乡村振兴蓬勃发展新画卷


聚焦产业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日前,在猪场乡羊街村桑园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忙着修剪桑枝,为今年的丰收做好准备。

“2024年我们在家种了6亩桑园,从6月至9月养蚕13张,共收入3.6万元。2025年,想扩大养蚕规模增加收入。”羊街村坡头上屯杨金荣介绍说。

县桑蚕办副主任黄绍松为羊街村的种桑养蚕算了一笔账:“2024年羊街村有251户村民种植4448亩,每亩收益4000元左右,全村桑农收益共1700万元左右,户均增收6万元。”

羊街村只是隆林抓产业促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3e62d07390fb73ab224cc3cee514a82a_1713755998e92b9e蚕茧丰收蚕农笑开颜

近年来,隆林聚焦农业“特”“优”战略,因地制宜,持续优化以桑蚕、油茶、黑山羊、黑猪、黄牛为主导,协同推进板栗、百香果、茶叶、甘蔗、生姜、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一体发展的产业体系,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全县共有桑园面积5.2万亩,鲜茧交易产值达1.6亿元,油茶23.6万亩、产值2.16亿元,黑山羊、黑猪、黄牛累计分别出栏18.97万头、29.92万头、4.25万头。同时,大力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27个,认定“圳品”6个、深圳农场3个,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五星级示范区3个。做强龙头引领,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73个,家庭农场6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5家。


聚焦人才振兴,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2024年1月至12月,组织、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先后邀请区内专家学者对全县180个行政村(社区)2万多名党员、群众开展产业发展、电焊、汽车修理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对农户不间断培训和实操,让众多农民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土专家”。

德峨镇德峨村的李应祥,就是远近闻名的桑蚕养殖“土专家”。李应祥在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不仅让自家的350亩桑园实现增收47.5万元,还攻克技术难关设立小蚕共育点,养育三龄小蚕让群众就近领取喂养,提高养蚕成活率。

a73178fc6862b32744d6e223368865b9_1731556350dcd487农村建筑工匠培训

近年来,隆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常态化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差别式培养,分层分类举办带头能人、高素质农民、技术能手、乡土工匠等各类乡土人才技能培训。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乡土人才、乡贤市民、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投身乡村振兴。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种养加能手和能工巧匠培训。2024年新增农村实用人才1964人。汇聚“新农人”“兵支书”“直播达人”203人。邀请10名区、市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共深入现场服务54天,组织开展技术培训624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10个。组织全县32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


聚焦文化振兴,提振乡村发展“精气神”


每到夜幕降临,在者浪乡央腊村文化广场,村民们就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唱山歌、打快板。整齐的动作、动感的节拍、优美的舞姿,广场上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展现出现代农民的活力,更让人觉得一股和谐新风扑面而来。

f55a368e9dc157db7c88eb482ef4a61b_172484009971e452

央腊村文艺队在表演节目


该村文艺队长黄秀逢向笔者介绍说,大家都是白天干农活,晚上或农闲时侯进行排练,山歌、快板都是大家结合实际创编的,如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里的“宴席不超十五桌、婚车不超过六辆、彩礼不超过三万、随礼不超两百元、白事吊丧三天内、宰杀牲畜三头内……”就是县里倡导的“五个统一”工作法内容。

近年来,隆林以赋能文化振兴为目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目前,全县已组建乡村文艺宣传队180支,建设标准村级文化广场178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181个,配置健身器材100套、音响180台、演艺服装200余套。

如今,各乡村广场舞、山歌、八音、芦笙表演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夜生活”正悄然成为“潮流”,既助推了乡村文化大繁荣,也掀开了各族人民歌唱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聚焦生态振兴,描绘乡村发展“新图景”


“以前乱搭乱建、垃圾乱丢、鸡鸭乱窜,整个寨子环境“脏乱差”,每次到寨子都要捂住鼻子。”一提到者保乡同福村坝头屯,该村包村组组长周京华由衷感叹着。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乡村干部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并以“乡村夜话”“恳谈会”的形式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提出整屯改造,统一了意见后,全屯群众积极参与,有主动让地的,有捐献老物件的,有出手艺的,有建言献策的,通过政府购买材料、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来实施建设文化广场、道路扩建、观光凉亭、环境整治等,因地制宜打造了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微乐园,村庄变美了。

d2f5dc3ebd392c436eb88b363fcfee81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整治后的屯内道路


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后,该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开发精品研学路线,发展玉米采摘体验、种植蔬菜等,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无穷。

2024年以来,隆林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和美乡村为导向,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与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水、垃圾等关键小事,提升乡村美丽“颜值”,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全县分类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91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84户农村危房改造,新建垃圾池85个、排污沟91条,整治微菜园820个,拆除残檐断壁、乱搭乱建703处,完成屯内道路项目373个。


聚焦组织振兴,筑牢乡村发展“主阵地”


“自治区农村基层四星级党组织”“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自治区乡风文明示范村”“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村”……

这是者浪乡么窝村近年获得的荣誉。么窝村党支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增强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在该村党支部带领下,该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正朝着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大步前进。

f158066405f7acd96f7aa7ac9545381c_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乡村夜话促民族融合


近年来,隆林按照配强“一个支书”、建好“一支队伍”、筑牢“一个堡垒”、健全“一套机制”、找准“一条路子”的思路,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强化阵地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目前,全县18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致富能手支书66人,女性巾帼支书23人,大学毕业生支书88人,退役军人支书13人。2021年以来,共有19名村(社区)干部因工作业绩突出被直接提拔、定向招录或选拔为国家公职人员。

同时,规范18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实行农村事项在线上“一次审核制”,线下实现“最多跑一次”;健全完善议事决策、基层治理、日常监督工作机制,实行“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网格长”常态化联络机制,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采取“示范带动一批、资金扶持一批、资源盘活一批”的方式,帮助找准村集体致富之路,目前,180个行政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累计获得收益2213.44万元。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