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二十三年前我的记者节
二十三年前,我是隆林报社的一名编辑、记者,当时20岁刚出头,年轻气盛。隆林报社只有9个人,一个社长,两个副社长,六个编辑记者,六个编辑记者中三个是女同志,余下的三个男同志中,我是最年轻的,所以一般下乡采访的任务基本上是派我去的多,几年时间,我几乎走遍了全县的179个行政村和社区。
二十多年前,没有通村公路,也没有下乡车辆,下村采访基本靠走路。没有手机,也没有手提电脑,一部胶卷相机和一本笔记本就是我们的标配。为了采访一个事件或一个数据,要坐班车到乡里,再走路一两个小时才到目的地。大多时候,走到采访地,已过了别人的午饭时间,饥肠辘辘,汗流浃背,感觉又苦又累。还好,当时还有新闻奖,奖金按上稿篇数计算,上市级和区级的稿件奖金翻倍。由于勤写,我基本上每年都获得《右江日报》的特等通讯员和县里面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奖金一千多元钱,当时对于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般新闻奖都是记者节当天发的,所以,记者节对我们来说是最快乐的日子。
二十三年前记者节的前一周,报社就召集大家开会,策划记者节当天的报纸版面安排和采访内容,会议准备结束时候,社长说:“还有个消息要告诉大家,为了方便大家采访,报社研究决定,给大家补贴部份经费,明天开始给每人配置一台小灵通!”话音刚落,会议室顿时沸腾起来,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当时小灵通是最先进的移动通讯工具,能用上的人还不多。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移动采访工具,虽然小灵通在乡村信号不太好,但大多场景下都可以通话的,掏出小灵通,总感觉自己也混出个“人模狗样”来 ,多了一份方便的同时也让人自信满满。
第二天一早,我就要开始筹划我的记者节专版了,我负责的是第二版综合新闻编辑,当时我们几个都是既当编辑又当记者的,隆林报每周两报,两天必需完成一个版面的收稿、改稿和画版,当时排版没有专门的电脑和软件,是用报纸排版专用的小方格纸,通过数文字和小格子对应的方法,用手工铅笔仔细地画完一张报纸的,周末常常加班到半夜。记者节怎么能凑够一个综合新闻版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依靠自然来稿是不可能的,一般人是不会写关于记者节新闻的。只有亲自出击才能有优质稿件,一连两三天,我都绞尽脑汁,夜不成眠。第三天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农民兄弟。我决定去采访他,他是扁牙乡(今平班镇)共和村的韦少坚。韦少坚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天天与土地打交道的普通农民。然而,二十年多来他却坚持写稿不断,并经常在《隆林报》、《右江日报》等刊物发表。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几座山,我怀着敬佩的心情拜访了这位“农民兄弟”。采访完回来当晚,我便整理写好《一个农民的“记者梦》新闻通讯。这样,记者节专版便有了自己的专属稿件,也顺便向《右江日报》和《广西日报》投稿。
记者节当天,我早早便组好稿件,接近中午便改完稿,画好版交给了总编审核。准备回去休息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右江日报》编辑打来找我的。说上周我投去的《老烟农的“烦恼”》新闻稿已被采用,稿件较有新意,要推荐参加全区年度好新闻评比,需到实地拍摄一张现场采访的照片并填写个人简历资料上交。放下电话,我立马拿起相机,骑上我的“小毛驴”(弯梁摩托车)疾驰隆或乡(今隆或镇)滴岩村荣满屯烟农家里面。
当我采访拍照完赶回到县城时,已接近下午5点,整理好照片材料上传完毕,办公室通知马上到县委五楼会议室召开记者节座谈会。会上,听取了领导的发言和鼓励,我也得到了表彰,满怀激动和喜悦。6点散会后,隆林的夜幕渐渐降临,约上两三个笔友,前往夜市街,炒了一碟炒粉和一碟田螺,要了两瓶啤酒便开始海阔天空起来。这样,在忙碌和欢乐中便过完了我一年一度的记者节。
现在回想起来,记者节是我青春岁月里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我人生旅途上最快乐和最有收获的时光。
编辑:莫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