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猪场乡烂木干村:党建引领“治理有效”红旗村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猪场乡烂木干村立足村情,以党建为引领,对标“党建成效、德治规范、法治平安、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高点谋划、高位推进、高效落实,全力推进“治理有效”红旗村创建,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聚焦党建成效,提升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烂木干村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充分释放党组织发展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助力党组织高质量发展。抓好党员教育管理。高度重视发展党员这个“源头工程”,强化“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导向,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4场次,发展党员5名,组建“党员学习小组”4个;充分发挥“老党员带新党员”的帮带机制作用,积极开展2次新老党员“1+1”活动,带动全村新老党员经验互相学习交流,有效提高全村党员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明晰党员履职“责任田”。坚持“以事设岗、以岗择人、人岗相适”原则, 结合村级各项工作与党员联户制度,分门别类地为11名群众党员设定党务村务监督岗、治安综合治理岗、生态环境保护岗、文体活动组织岗、民意收集反馈岗等,明确岗位具体职责,确保每名党员“有岗可选、有责可担”,充分发挥群众党员带动作用,实现村级治理同享同治同发展;将履岗践诺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量化测评管理,每月根据群众党员在村务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适当予以加、减分,对作用发挥不强的及时谈话提醒,并将积分制测评结果作为年末评选优秀党员的重要评判标准。
聚焦德治规范建设,树立文明新风。烂木干村印发《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为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作出制度性安排。以“一约四会”为基础,在该村的8个屯推选有威望的24名寨老担任红白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并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建成屯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创新“乡村夜话”、“乡、村干部恳谈会”“第一书记围火夜谈”、“党群夜议会”等党群互助新模式;深入开展“三评两榜一奖惩”、善行义举榜、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开展村、屯道德评议会,大力宣传“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诚信守法户”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营造浓厚的传家训、树正气、育新人的良好氛围。
聚焦法治平安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烂木干村建立健全村级综治中心、调解委、治保委、关爱之家,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屯一法律明白人、落实一户一签约律师;整合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党代表服务室、图书阅览室等资源,实现一室多用。发挥党代表服务室知党情、听民意、解民忧作用,每月坚持开展2次“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密切联系党员群众,为群众办实事112件。坚持“八帮八解”+“十小自治”工作法,深入开展“黄赌毒”、“盗抢骗”、“反电诈”宣传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排查矛盾纠纷11起,调处成功率100%。扎实做好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安全“网格”管理工作,开展专项排查12余次,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8起。
聚焦乡村振兴成效,助力产业升级。烂木干村加强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产业经营主体的全面领导,构建“351”发展规划,即:做强杉木、梧桐、蓝靛三项骨干产业、做优小黄姜、磨芋、黄瓜、红米、黑糯、五谷五项特色产业,做牢做实劳务输出产业发展体系。以发展基金入股龙头企业获利分红,以“村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注册商标“隆苗香”,收购和精加工当地红米、黑糯米、茶油、薏米、小黄豆等生态农产品,古法压榨茶油并包装,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2018年以来实现合作社销售额达80余万元,产品远销区内外,带动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收7余万元。在后援单位百色市公安局党委对接推动下,中石化捐资60余万元新建生态养殖场项目,该项目于2019年12月投入使用,让村集体经济每年实现增收3万余元,2020年该养殖场被列入县级重点产业园。
“烂木干村自2019年以来,连续获评百色市‘治理有效’红旗村、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这是我们村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间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沿着瓦厂屯整洁的村道,烂木干村支书蔡秋梅感慨地说道。如今,在头雁的引领下,烂木干村有了新的风貌,在一处处崭新美丽的乡村新景中,成为了猪场乡头雁领航打造红旗村的生动注脚。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