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介廷乡:“四轮驱动”推进移风易俗提质增效

日期:2024-07-22 16:52:16 来源:隆林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天高 点击:0

介廷乡深入贯彻自治县党委工作部署,围绕落实落细“一找二倡三管四制五统一”移风易俗工作模式,以创建3个县级和5个市级移风易俗示范村为契机,持续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坚持不懈培育时代新风貌。

党政推动,“三个做实”凝聚治理合力。做实“一盘棋”统筹。调整充实介廷乡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开好“三个会”制度,以周工作任务清单常态化推动工作,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分析工作机制,常态长效推进。做实“一张网”治理。树立“党建+网格化+移风易俗+乡村治理”工作理念,将全乡8个村划分为8个网格管理服务站,每个网格管理服务站设立1名负责人,加强网格化管理,精确、动态掌握网格基本情况,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移风易俗方面问题。所有行政村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制度,移风易俗活动做到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做实“一把手”责任。全面落实“两纳入、两包干、一清单”制度,即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纳入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主抓工作内容、纳入周调度工作内容,实行乡党政班子包村、包村干部包屯制度,落实移风易俗责任清单,确保每个网格都得到规范管理。

示范带动,“三个示范”引领文明新风。抓典型培育示范带动。以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五个整治”为着力点,积极通过身边事感化身边人,以点带面,形成“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向上向善。例如,2024年1月,马窑村党支部书记姚胜仙以身作则“零彩礼嫁女”,将原来2万元彩礼钱降至0元,破旧俗树新风,为汉族兄弟树榜样,从简之风日渐深入人心。又如,介廷乡老寨村群众田庆军和黄亚毕夫妇大爱抚养外甥女黄春雅十余年,多次婉拒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托管。抓志愿服务示范带动。建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带动群众自主移风易俗。例如,介廷乡岩怀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金1万余元采购蒸锅、桌椅、餐具等便民办酒设备,按照“报备、申请、承诺、使用”与违规相应惩罚措施,为办酒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同时扩大移风易俗渐入寻常百姓家。抓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引导党员严格落实“五带头”工作责任制,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积极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全乡350余名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让党员化身为人情减负带头人、宣传员、劝导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优良家风、美好家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广大家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宣传触动,“三个阵地”传递文明新风。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依托8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一系列宣传活动。围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主题,相对固定每周三下午为村级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发动乡贤、五老人员、共青团员、网格员、志愿者等80余人组建移风易俗宣传、劝导队,通过“上门入户”“面对面”等志愿服务向群众宣传1800余人次,营造浓厚氛围。用好舆论宣传阵地。积极在本地媒体或向上级媒体推送介廷移风易俗相关报道,累计在五彩隆林乡村振兴公众号、五彩隆林公众号等媒体推出5篇宣传报道。利用乡政府公众号发布“五个统一”等涉移风易俗内容20篇,扩大了介廷乡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用好户外公益宣传阵地。在主要交通路口、“千万工程”示范村、屯等地,设置移风易俗宣传横幅、墙体绘画。在春节、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活动中融入移风易俗元素广泛宣传,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机制驱动,“三个措施”巩固文明新风。从严治理要求。全覆盖发放签订《隆林各族自治县2024年移风易俗告知书》,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法,教育引导群众摈弃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通过明确量化、细化规定要求,提高群众认可度。激发群众意识。坚持以村民为主体,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典型带动村民,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开展积分评比。通过“积分制”,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双管齐下,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五个重点纳入扣分项,实行积分评比。

今年以来,介廷乡已全覆盖与党员签订《承诺书》、对群众发放《告知书》,成功劝导白事简办12场次,减少宰杀猪16头、牛8头,成功劝导高价彩礼8起,为群众减少开支26.8万元。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