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隆林非遗之光闪耀罗湖
民族传统服饰展示
壮族传统服饰
仡佬族(男)传统服饰
彝族传统服饰
苗族传统服饰
苗族古迪的原生态芦笙舞
汉族传统服饰
打开山门敬酒歌
仡佬族民歌《苦李歌》
“日落西山啊哩哩 散了圩啰啊哩哩……”6月5日,在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口岸金光华广场、莲塘口岸广场的2024年“桂西高原 五彩隆林”农文旅融合推介会暨罗湖隆林“桂品入湾”罗湖-隆林消费帮扶展销会现场,传来了唱响国内外歌曲《赶圩归来阿里里》歌声,吸引着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围观。
伴随着热闹喜庆的音乐,彝族姑娘身着民族盛装,以歌伴舞的形式演绎了《赶圩归来阿里里》。驻足观看者有的用手机记录着、有的伴随着音乐的旋律低唱或舞动着,现场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展演活动,还有壮族呗侬山歌《壮乡丽又丽》、苗族古迪的原生态芦笙舞 、月琴弹唱、仡佬族民歌《苦李歌》、民族服务秀等节目,共同展示了隆林发展变化和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也为市民、宾客送上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这些表演不仅展现了五彩隆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今天我们这个点不仅歌舞和民族服饰展演,而且还有农特产品体验,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更加直观了解我们隆林,了解我们隆林的民族文化。”覃雯娜说,作为一名壮族山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后将尽其所能地宣传展示隆林的壮族山歌,让更多的人参与、融入进来,了解隆林壮乡发展,传承壮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隆林壮族文化走得更远。
民族服饰往往承载着历史变迁,是民俗文化象征之一,其登场展示为市民游客们诉说着各民族发展成就,与其绚丽多彩,更让广大市民和游客零距离感受到了非遗魅力。“今天观看了隆林非遗展演,感觉歌舞好看、服饰非常美。”游客梁晓为活动点赞。
隆林各族自治县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走出去等形式,深入挖掘和发展非遗的文化内涵,同时以跳坡节、广西三月三、火把节、尝新节、泡汤节等节点开展非遗相关特色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体验非遗,感受非遗,进而传播非遗,传承非遗,不断扩大隆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到罗湖区开展非遗展演交流活动,既是借鉴学习罗湖先进经验,也是纵深推进东西部协作,深入开展文化传承合作、青少年交往交流、旅游宣传推广的关键,让隆林非遗文化走出广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编辑:韦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