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坚守在招商一线的“穆桂英”——走近最美公务员罗燎原
罗燎原,女,壮族,出生于1974年1月,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县招商促进局局长、一级主任科员。8年前,她怀揣着为地方经济谋发展的梦想,踏入招商系统,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为赋能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成为招商领域的行家里手。
以“态度”创造“高度”。2021年,罗燎原被查出患有重疾,医院建议住院治疗,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也正是这时候,自治区要求全区投资促进系统要常态化派员到粤港澳大湾区驻点招商,希望选派人员必须政治思想觉悟高、招商业务能力强。作为招商局负责人,她说:“我不去驻点,别的人就要去;我多担当一分,就会给单位减少一分压力。”安顿好母亲之后,她便毅然走上粤港澳大湾驻点招商之路。在困难重重的驻点招商路面前,罗燎原以身作则,发扬招商人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合不上眼皮的“六皮”精神,时刻把“一勤天下无难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天背着《投资指南》搭乘各路地铁,以不怕坐冷板凳,不怕吃闭门羹的钉子精神,挨家挨户叩门招商,千方百计寻找合作伙伴,捕捉和跟踪当地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扩张信息。两年来,她的招商足迹遍布广州、深圳、福建、江苏、贵州、云南等地,先后参加各类重大招商活动90余起,对接来隆洽谈企业700多家,对接洽谈招商项目300余个,推动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0%。在驻点期间,罗燎原勇于突破创新实干,创造出全国投资促进系统首个招商机器人“隆招招”,推进招商数字化转型升级,引进优质企业成功打造当地首个“正山堂·隆林红”品牌,获得了自治区政协和自治区投促局领导的肯定和赞许。
以“量变”突破“质变”。隆林地处偏远山区、资源匮乏、基础薄弱,招商引资困难很大,罗燎原作为招商部门的负责人,她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是产业调整、区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想招得来商、留得住商,必须全面掌握全县的资源现状和项目需求,以策划包装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能带动经济增长、吸引力强的好项目。为此,她每年至少花2-3个月的时间,“5+2”“白加黑”奔走在全县每一个角落,走访全县企业和单位,详细了解全县的资源现状和项目需求,八年来,确定了现代农业、旅游业、工业等396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台前签约项目的背后必定是辛勤的付出和努力的汗水。为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隆林,助力乡村振兴走得更快更远,罗燎原常常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双休日,更没有8小时工作制,一心扑到招商工作中。八年来,成功推动重大项目184个,总投资548.52亿元,为企业纾难解困300余起,并破解当地历来未引进百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困境,打破当地经济增长疲软的魔咒,成为招商领域的行家里手。
以“小我”成就“大我”。2020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作为隆林招商部门主要负责人,罗燎原带领全体招商工作人员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一方面主动挑起重担,承担责任,带领招商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抗疫第一线,主动请缨,要求到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危险性最大的核酸样本转运点(隆林十里春风工作点)承担起总协调工作,每天负责56万多例核酸样本的转运调度工作,连续奋战87小时,没回家,没睡觉,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她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把“面对面”交流改为“屏对屏”沟通,从“上门招商”变为“云端互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不减,招商引资工作节奏不停,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全身心投入到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疫情期间,成功引进大北农集团(500强民营企业)投资隆林50万头生猪生态农业产业链项目等17个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57.43亿元。
“竭诚服务终不悔,亲商为民我奉献”,罗燎原和她的同行们,用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始终坚守在招商第一线,风雨兼程,风雨无阻,她说,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招商干部的职责所在,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前行才能加快发展,造福家乡。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