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捡漏”“创收”放异彩

日期:2023-11-20 16:43:16 来源:隆林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本亮 点击:0

“春种夏长,秋收冬蔵”,这是农民必须懂得的基本常识。作为大山里农民的儿子,从小我就知道“捡漏”“创收”劳动的重要,并积极参与其中,历练自己,培养毅力和韧性,增长才干和智慧,让人生绽放异彩。

每年进入“秋收”季节,大人们总都要非常的辛苦忙碌。早上,月亮和满天星宿还在巡逻,大人们就要起床到一公里外的水塘里挑水回来装满家中的贮水缸,煮好当天的猪食,洗漱,山里的农家汉族没有早餐的习惯,早早就要上工干活:收苞谷,收苞谷杆,割草,或者去到几十公里外的田坝挞谷子,整理谷草,犁田犁地,准备冬种……

这时侯,小孩子们也都不闲着:背着一个小背篓,带上镰刀,跟随大人们来到收割过的田地里放牛并仔细清理翻找其中的遗漏物,收捡那些大人们掉落在地里的南瓜或者南瓜苗,苞谷包,豇豆,碗豆或者黄豆秆等,经常一天要捡一至两背篓。这里,凡是捡到的南瓜或南瓜苗、豇豆碗豆或黄豆都是可以背回自己家里享用的,但是苞谷棒或者稻穗粮食之类的就得要交给大人们拿到粮仓存储归公。那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高兴最愉快的日子。一边放牛一边捡漏,每天收获的可不仅仅只是食物,还有家长或是生产队队长的表扬,表现好的小孩,当周的生产队还会给你家里加工分,这就意味着家里的口粮又可以多分得一些。这样一来,就算是小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生产队,只要能派上用场,也就更有了参与劳动和获得收成的信心与底气。一年的秋收结束,大人们论功行赏,有时给孩子们吃上一顿好饭菜,有时得穿一身新衣服。我就得到过一次奖励,那是一对崭新的解放鞋、一件“马达包”衣服(上面有四个口袋的干部服,上衣口袋可以插上几支笔,显示是文化人的那种),我穿着它在生产队和学校里炫耀了好久。

“捡漏”同时,捡出了我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捡出我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更是捡出了我们自尊自爱,学会用自己辛勤劳动去获取奖励和报酬的上进之心。

我们还有很多方面的“创收”经历。那就要看准公社、供销社收购站需要收购的物品是什么?当到了收购站收购中草药材的季节,我们就会满山遍野地去找草药材,他们收金银花,我们就去找金银花,不管山多高,路多陡,我们一样照爬不误,运气好时只须碰到一两笼长得茂盛的金银花树藤,就可以摘满背篓,可以背回家放到蒸子里先用硫磺熏黄,再放置到太阳下暴晒至干燥;他们收奶浆根(土党参),七叶一枝花(铁灯台),三步跳(半夏),穿破石等等,我们就边牧牛边找挖这些草药。有一年,听说有人来收购“木浆子”,我们就把牛撵到离家几十公里远的有河流有灌木丛的泥山上去,又扛着柴刀到处寻找木浆子的影子,虽然也曾找到过几树,但却发现被人先砍收了。后来又找了几天时间,最后连一点“木浆子”的影子都没找到,只好作罢。听人说,木浆子很值钱,果和叶均可以熬制成油,一斤几百元。但只可惜,那时我们没有福气找到它。

我家旁边的大山上,有收购站专门收购的穿破石等药材,穿破石是治疗肾结石的主药。但长在石头缝子里,很是难挖。“土黄莲”清肝排毒,山上的何首乌、麝香都是名贵药材,但麝香更是很难找得到(只有会安铁猫的人家才留有一些)。我们家的坝子里还长有田基黄,它是治疗黄胆肝炎的主药。还有"三步跳"(半夏),是治无名肿毒的特效药。在我老家,好多外地的中医们都亲切的称它为“中草药材的天然宝库”,这也是我们倍感骄傲地方。

在“创收”过程中,我们不仅吃苦耐劳,还很勤学,我们总是会去找来或是专门买来相关有图谱有文字介绍的书籍资料,认真对照实物钻研辨识,直至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相关的用药知识,同时更培养起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来。

我们的“创收”山货里,还有板栗和核挑。一到成熟季节,小伙伴们便会天天盼着天上下来一场大雨,或是吹一场大风,最好是能把树上的果子摇落下来,然后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去到树下捡现成的果子去。当肚饿时,捡到手的东西立马就给它吃掉了,等到最后能留下来真正拿去卖钱的其实已经很少。记得有一年,我把捡到的板栗、核桃,街天拿到圩场上去卖,得到手二毛钱,当时我就在供销社买了2本小人书(连环画),又用剩余的八分钱买了一把剃刀。当天傍晚放牛后,于是我就和伙伴们拿着剃刀去割了人家新长起来的嫩苞谷苗子,这事第二天被父亲知道后,硬拉去跪在家中的神坛下惩罚教育了一番,直到后来等到自家庄稼有新收成后,乖乖地背上苞谷米去给人家赔礼道歉,这事才算完。在捡板栗核桃的过程中,我们男孩子自然是要负起保护女孩子的责任的,而女孩子则不管是姐还是妺,一律都不准她们攀岩爬树,凡是有危险的地方均由男孩子们来代劳,捡到的东西也总是会把好的先分给女孩子们,这便体现出了我们男孩子男子汉勇敢又风度的一面。

通过“创收”,我们从中明辩是非,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既培养了我们团队的协作能力,又激发了大家勇于担当的精神,从中更是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对家乡的这种热爱,立志建设家乡的意识和观念也就这样,在慢慢地培养和增强起来。童年和少年时代,我的山里农家生活经历,至今依然独放异彩。直至后来,它在帮助我踱过漫长的人生道路时,依然埋下深深的伏笔!

编辑: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