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从迁徙的废墟上想起布央人

日期:2021-11-18 15:45:57 来源:隆林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云峰 点击:0

后人常常对着某个废墟产生联想,到底是什么人曾经在这里生活,又搬去哪里,现在生活怎么样。然而有的废墟无从考究,永远就是一个传说。

在我家乡的龙保寨肥沃的土地上有几处废墟,留下一些残砖缺瓦,还有一些有缺口但依然有美丽花纹的青花瓷碗。废墟下有的地板是火砖辅设,说明当时是有钱的人家。最让人惊叹的是一个约40平方米的土地平面上并列着九个舂谷子的石碓臼,好像是个大米加工场所。还用土法加工大米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一般农户家有一个碓臼就足够了,这里竟然有九个并排着,相距不足两米,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用那么多,过去的富裕家庭也不会那么显摆。废墟的二三里开外是一座比较大型的废弃砖瓦窖。几处废墟的中央还有一块比较宽阔又平缓的土地一被后人称为老圩场,在废墟最下面还有一个被称为古圩集。几处废墟之间一条宽约3米的大道连接,一头通往者浪乡方向。废墟最高处是传说的古刑场,说是为重犯人处极刑的地方。龙保寨老一辈人一直传说那些废墟的几个村寨非常富裕,且集市贸易繁荣热闹。原政协干部唐老兄去看后推断是某个时代落难迁徙经过的旧政权遗址,九个石碓臼是驻军粮草加工厂。不过无从确切考究,推断难以让人信服。

然而,在南盘江流域居住的壮族和布依族流传的一些典故,让我想到一个只有传说不见后人的族人——布央人。

其中有一个典故“依挤央”谈到布央人和布依人的生存竞争。据说这些村寨原是布央人和布依人或壮族一起生存的地方,或者是央人的部落,由于民族发展的原因,布央人因势力所弱逐渐被布依人或壮人挤出去,远迁他乡。留下的部分也被当地同化或改为布依人或壮人,随着朝代的变更和习俗的改变,所留下的布央人后裔也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刚才所谈到的唐兄就认为自已是布央人的后代,而且周边的群众也把唐兄的族际当成央人。唐兄这一族际也一直延续着与周边壮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禁忌,经考究,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这应该是隆林一代又一代民间传说的布央人后代吧。但全国就56个民族,不可能再多一个民族了。况且唐兄族际在生产生活上已壮族无异,像当年未能外迁的布央人一样同化为壮族。

广西的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最为疑惑的地方,就是认为自己是某族人的后代,很久很久就在这个地方生生息息。但一问族史都说是从哪里搬迁而来,有广东的、有湖北的、有山西的......,就是没有人说是本地的,家神上也写得很明确,“江夏堂”、“太原堂”、“陇西堂”等等。那谁又是真正的本地人从远古繁衍至今呢?

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中华民族的伟大,让绝大多数民族都有一个姓,有个归属感。记载于清朝康熙九年的《西隆州志》曾提到隆林壮人或布依人民间姓氏使用的不多,每个人出生后先是小名,后是某人父(母)亲名,再是祖父(母),他人称呼是前面的关系加上后面的小名,排序和汉语相反。现在壮族和布依族民间还是这样相互称呼。为融入民族大家庭和生存,本地无姓氏的土著人也跟着不同的外来人依附不同的姓氏。但姓氏的加入让壮族难以考究谁是当地人了,每个家庭只好以姓氏来源作为自己的根,再也分不清谁是本地人,谁是外来人了。

在南盘江流域两岸到处有与布央人相关的寨名、田地名、山坡名和水渠名等等,说明央人曾经散落分布的生活在这一带,也许布央人就是这一代的原住民,外来文化的冲击让这个古老的部落流离失所,远迁它乡,浙被人忘,湮没无音。

根据有关专家考究:布央人在清代分布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云南东南部。后来,贵州和广西大部分布央人(佯人)被同化于布依族和壮族。布央的"布"在侗泰语言中是"族人"的意思。在云南,富宁县的谷拉河谷是布央人(佯人)的最大聚居地,广南县的央连等寨子也是布央人(佯人)的小聚落,甚至在昆明边上的宜良县还有一个布央人(佯人)村子。

50年代,民族识别时,把壮族附近的布央人被归入壮族,把瑶族附近的布央人被归入瑶族,这个小部族开始接受这种法定的民族成分而渐渐因此发生变化。80年代末,一批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这个族群,发现他们与瑶族、壮族都差异极大,并且又发现了其他几个与布央人(佯人)很相似的部族。对这些部族的语言的分类,国内外意见分歧很多,但都确信这是一类与以往语言学界熟悉的语言都不同的语类。专家推断布央人(佯人)很可能是古代夜郎人的后裔。

当年有些布央人辗转到新加波和马来西亚一带,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著作的《风雨独立路》提到布央人,马来西亚建立有布央人博物馆。

其实,在古老的东方帝国的广袤的土地上,不知有多少个民族的崛起,又有多少个民族的湮灭,有的得以千年的延续,有的却毁于一瞬间。特别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如果族群得不到繁荣壮大,语言交流得不到独立,随时都被别的族群兼并或同化,不出几代就没有人知道他们曾经存在。

龙保老寨坐落在德峨镇和革步乡交界的一个环境独特的山凹上,山势环成一个沙发状,村落集中又不密集,被旁边村寨赞誉为风水宝地,关键是出了很多吃皇粮人,仅教师队伍就几十人。然而居住山腰比不上居住公路沿线交通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龙保寨年轻一代不顾历史的渊源如何,地貌是否藏龙卧虎,前十年就直接把整个家全部搬迁到公路边,几百年热闹的老寨喧嚣声戛然而止,只有七棵高达数十米的百年大树在静静地守候着。龙保老寨从此变成一个新的废墟,不经意间可能就变成一个新的传说,让后代人不断追忆和诉说。

编辑:罗明海

上一篇:家书抵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