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网欢迎您 !  

新闻中心

隆林:团结一心,共创共享美好家园

日期:2022-06-14 19:45:35 来源:隆林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仁雄 点击: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石榴籽”精神……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鹤城新区,一幅幅标语、一个个展板,醒目地张贴或摆放在路口,出现在社区广场民族文化长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处,散发出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气息。

近年来,隆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推进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建共享家园,开启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党建引领 指引方向凝聚人心

“为了人民幸福,为了复兴理想,风雨兼程,不可阻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杨帆远航,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5月以来,在全县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村社区处处传唱《领航》,以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美好祝福的同时,以伟大的建党精神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高地,开展“感恩、认同”教育,引导全县干部群众进一步凝聚奋进力量。

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隆林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以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四组长”的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乡村三级民族团结工作网络,与全县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奏响了民族团结和谐华章。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全县8000余名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分批次去到农村社区结亲,与他们共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共圆“中国梦”。几年来,随着结对认亲活动深入开展,拉近了隆林各族干群的心理距离,绘就了隆林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感人画卷。

在70周年县庆动员大会上,自治县党委书记莫庸多次叮嘱“家里办喜事、大事,大家要一起发力、一起干。”今年以来,自治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了8次民族团结工作。

守望相助 创建民族团结一家亲

“他们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鹤城新区搬迁汉族居民张天会告诉笔者,她因行动不便,苗族居民杨文志背她下楼,并用私家车接送去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隆泰电子厂有招聘岗位,你要去面试不?”汉族杨国芬给从贵州嫁过来的壮族居民陆发玩打去电话。

“因城区暂停供水,仡佬族驻村队员郭兵主动帮忙行动不便壮族居民李乜冷送水。”

“汉族老人家迷路了,壮族小伙李霖帮助老人寻路回家。”

……

鹤城新区有3372户14606人,大家互嵌式居住,墙与墙相接,门与门相对,朝夕相处,互助互进。

“在我们社区,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故事还有很多,邻里互助,各民族交流交融已习以为常。”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贵仲介绍,社区里各民族之间相交相融,形成了有困难大家帮,有致富路子一起走社区发展格局。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好得多了。”汉族周顺香说,在明亮的灯光下,她们围在一起手拉着手,欢快地跳起来广场舞。

鹤城新区只是隆林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隆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推进。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5个民族共建共享,奋发进取,举全县之力攻坚拔寨,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8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传承文化,优秀文化滋养浸润民族团结花

“我们镇依托非遗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德峨镇党委书记罗仁华说。

隆林传统民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在传承并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中,只要未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每年举办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三月三”歌会、汉族“泡汤节”等民族节庆文化活动,特别是德峨镇的苗族跳坡节更是人山人海,来自全县各地民族同胞、区内外人士共享民族风情,现场热闹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隆林还为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当天各放假1天,推动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互鉴融通。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此,隆林不断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并在各领域和行业选树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民族团结工作纵深发展,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县级财政紧张下,仍坚持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开设20个民族班并设立自治县特困少数民族优秀学生专项助学金,扶持品学兼优的贫困少数民族初中、高中、大学生继续深造。同时,还制定了《隆林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实施办法》,每年拿出公务员招录岗位总数的40%定向招考本县主体少数民族和生源地或户籍为本市县的人员等。目前,全县党政机关企事单位少数民族干部5652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64%。

共创共享 服务好“最后一公里”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隆林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进一步加强组织阵地建设,创新服务途径,释放治理效能,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乡村,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走进者浪乡么窝村感觉十分亲切。村党支部书记陶胜明和村民、村民和网格员,村民之间遇到,总是热情打招呼,或停下脚步攀谈。来自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驻村第一书记李静说:“我们以结对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为契机,统筹整合3000多万元资金实施产业路、环境整治、风貌改造、文化广场等项目,推动全村各族群众兴产业、促增收。”2021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5181万元,同比增长31.6%。

村党支部书记陶胜明介绍,乡亲们生活物质丰富了,生活精神不可或缺。为了突出和睦奋斗,培养民族团结进步“带头人”,么窝村结合开展民族团结大讲堂宣讲活动、“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户”等评选活动,培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营造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民族团结良好氛围。

……

近年来,隆林的各村社区,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事”,有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大事”,共治共建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已深深的写入了隆林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发展历史,伴随着隆林繁荣发展。

如今,隆林各民族团结奋进新征程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罗恒)